小签科技CEO苏砚厦大讲座:元宇宙+多模态AI将带来社交和娱乐形态的革命级颠覆
4月24日,小签科技CEO苏砚受邀出席厦大信息学院的讲座,分享了元宇宙和多模态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社交和娱乐形态的革命性颠覆,并与在座师生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讲座开始,苏砚分享到:“增强现实带来的哲学性思考是关于它解决了什么样的关系,并能够形成什么样的内容和商业化。增强现实本质上是在物理世界上增加我们看不到的信息,而虚拟现实则是将现实完全虚拟化。
图1:小签CEO苏砚分享关于技术的哲学性思考
在AR行业中,我们需要理解现实、虚拟和人的关系,所有技术手段都是为了更好地与物理世界交互。
增强信息的传达主要用于内容性场景,如文旅、文博等行业。AR技术解决了人和内容性场景之间的链接关系,但我们还需要一种能够吸引人参与的表达形式,这种形式应符合人的心理和驱动力。而剧本正是一种能够驱动人参与的动力,因为它有独立的世界观、社交和竞争机制,能够激发人性中的底层动力。”
讲座中,苏砚向同学们展示了基于LLM(large language model)和SD( Stable Diffusion)技术框架训练的小签多模态AI智能实景游戏化模型。
图2:小签CEO苏砚分享小签多模态智能实景游戏化模型
苏砚讲到:“当我们谈论多模态AI时,我们要考虑它将如何推动整个元宇宙产业的变革,并作为一种发动机帮助产业更加高速、高效和快速地进化。这些变革将在哪些方面体现?我们需要仔细探究多模态AI的优势和应用场景,以令它持续稳健地发挥作用。”
图3: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同学们认真听讲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提升,各行各业也纷纷开始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和创作当中。社交娱乐作为其中的一种类型,也在逐步转向利用多模态AI智能模型来增强剧本游戏的交互性和趣味性。
作为一个技术型开放平台,小签科技成立了多模态AI实验室,致力于提供各种多模态AI智能模型,其中包括智能角色、道具生成模型,智能情节续写模型,智能NPC性格、对话、目击证人模型,智能投票、财富、成长、战斗模型等多种智能模型。
图4:小签多模态智能实景游戏化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开发者在创作中直接使用AI模型进行创作,并且可以快速生成高质量的剧本元素,如角色、音效、文本等等。这样一来,开发者可以把更多的时间集中于剧本的设计和玩法,从而大大提升剧本的品质和趣味性。
苏砚讲到:“小签平台的最终目标是,希望每个开发者和创作者仅仅花三天时间,便可创作出精彩的社交娱乐产品。这将为文旅产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也将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和有趣的剧本体验。”
而针对于多模态AI智能模型的应用,则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第一,可以提高剧本的交互性和趣味性。利用AI技术生成的图像、音效、文本和其他元素,可以更好地匹配游戏的主题和玩法,从而提高玩家的参与度和沉浸感。
第二,可以大幅缩短剧本制作的时间。相比于传统的剧本制作流程,利用AI技术生成剧本元素可以大大缩短制作的时间,从而使创作者可以更快地推出剧本游戏。
第三,可以降低剧本制作的成本。利用AI技术可以大幅降低剧本的制作成本,从而让剧本游戏更具商业竞争力和市场凝聚力。
多模态AI智能模型为社交娱乐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作为一个平台,我们将持续不断地探索和应用这些新技术,以帮助开发者和创作者在剧本制作当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才华。
课程最后,苏砚向在座同学探讨交流关于综合技能型人才的畅想。
图5: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同学们认真听讲
“在关于未来职业选择的问题上,我认为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成为单一性技能的人。因为在未来,单一性技能的人很容易被取代。相比之下,具备综合技能的人会利用AI的能力来拓展自己在某一技能领域的不足。
以美术中心为例,原画设计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性,而平面设计则具备更广泛的技能,包括审美和排版以及商业内容等。当使用AIGC的工具时,平面设计师可以很容易地做原画设计,但原画设计师则无法做平面设计。因此,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选择更加综合性一点的技能,借助AI类的模型和工具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
图6:小签CEO苏砚分享未来社会人才需求方向
最后,苏砚向信息学院的同学表达了殷切期望,并为他们提供了实习机会。小签科技特别强调培养未来综合技能型人才。苏砚表示:“我们相信这些人才将成为未来的主力军,引领未来的发展”。
图7: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同学们积极发言、踊跃提问
课后,小签科技收到了20多份现场简历,表明学生们对实习机会的渴望。小签科技会认真考虑每个简历,帮助他们在实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学院概况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于 2019 年 6 月由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原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简称软件学院) 合并组建而成。学院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厦门大学成立之初所创办的工科。1982 年 2 月成立的计算机科学系,是国内最早组建的计算机系之一,2002 年软件学院的创办和 2003 年通信工程系的设立为相关学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三十余年来,为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从成立计算机科学系到组建学院再到学科调整,学院不断进行优化重组。信息人始终秉承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奋斗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信息人才。
学院设有人工智能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软件工程中心)、信息与通信工程系以及电子信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实验单位。信息学院同时挂牌“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